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新能源车“家族”分道扬镳!分化严重 私募精选策略来了

新能源车“家族”分道扬镳!分化严重 私募精选策略来了

摘要:【新能源车“家族”分道扬镳!分化严重 私募精选策略来了】1月11日,“分化”格局进一步蔓延至新能源车这一市场人气抱团领域。板块内多只个股涨停的同时,跌停及跌幅较大的个股同样“乌泱泱”一片。(中国证券报)

1月11日,“分化”格局进一步蔓延至新能源车这一市场人气抱团领域。板块内多只个股涨停的同时,跌停及跌幅较大的个股同样“乌泱泱”一片。

私募最新策略观点显示,尽管近期有知名投资大佬预警“新能源车投资泡沫”,但多数私募机构对其依旧“痴情不改”。今日板块内个股走势分化,多家私募机构表示,新能源车行业朝阳时代刚刚启幕,仔细挖掘细分赛道和相关优质个股才是关键所在。

板块内部剧烈分化

通达信数据显示,今天新能源车板块指数(880951)盘中冲高,但最终下跌1.20%。板块内个股强弱分化明显,3只个股涨停,9只个股涨幅超7%。但股价跌停或跌幅超10%(创业板、科创板)的个股也有4只,此外,全天跌幅超7%的个股数量达到23只。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通达信

整车厂商如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江淮汽车等,以及部分电驱、电控系统和零配件龙头个股表现强势;而电解液、电池隔膜赛道的上市公司则整体表现偏弱。

精选赛道及个股

对于今天新能源车板块个股的分化,戊戌资产总经理陈战伟表示,电解液相关概念股的大跌,主要受蔚来新车宣布使用半固态电池的消息影响。而从目前来看,相关技术还不成熟,不能完全替代液态电池,不少个股今天可能更多属于“情绪错杀”。而在具体选股和赛道选择上,陈战伟进一步表示,继续看好电池环节,包括电池上游的资源、中游的电芯、电池材料等;除此之外,车规级半导体、智能化驾驶等细分行业的优质公司也值得配置。

庐雍资产董事长李思思表示,新能源车行业的核心三要素为“智能”、“电”以及“车”。对新能源车方向的配置,主要围绕着这三个维度,挑选其中价值量大、竞争优势明显的细分行业和公司。

肇万资产总经理崔磊指出,未来电动车行业投资依然要以产业为本。整体来看,能源金属、电池以及整车环节的格局相对稳定,享受行业红利较为确定;其他产业链环节,则建议投资者从公司竞争力入手,把握未来能成为大公司的个股成长机会。在比较看好的细分产业方向上,崔磊表示,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电动车冬季续航时间缩水成为用户痛点,而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热泵空调,目前还处于渗透率的早期,该机构认为这一细分领域存在潜在超额收益机会。

看好行业长期价值

百亿私募宁泉资产创始人杨东(兴全基金原明星投资人)近日公开发布投资观点表示,在去年以来板块整体股价水平大幅拉涨之后,当前已不是投资光伏、锂电、电动汽车相关股票的好时机,其已经逐步退出新能源相关的股票。此外,杨东还认为,大多数被爆炒的新能源股票,未来可能只能以股价的大幅下跌来消化估值。

但来自私募圈内的整体策略,依旧保持积极乐观。

陈战伟表示,短期来看,新能源车板块整体的确存在一些泡沫。以锂电池为例,大市值龙头股除去公司净利润的抬升,更多的是给予龙头公司的估值溢价。但另一方面,从中长期看,新能源车作为高端制造产业,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将逐步提高,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在此背景下,短期内投资者在具体投资交易中,要趋于谨慎;但在阶段性调整之后,这一方向依然值得看好。建议尽量选择业绩确定性高的一线公司。

崔磊强调,A股新能源车板块的长期走强,是重大产业趋势变革给投资人带来的又一次历史性投资机遇,上一次机会则是2012-2014年时的智能手机。目前,欧洲的电动车渗透率已经跨过10%关口,中国也即将跨过这一水平,而这一阶段正是新产品新产业进入加速期的重大信号。因此,当下板块整体出现的调整,更多是阶段性释放获利盘的震荡,目前距离全行业见顶、出现系统性股价拐点的时间还很远。

李思思指出,未来新能源车发展历程可能会有波折,例如面临电池和智能驾驶技术路线的探索和迭代、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亟待完善等问题,但这是新兴行业野蛮生长过程中都必须承受的问题。只要产业技术是朝着高效、便捷的方向演进,新能源车的行业浪潮就“不可逆转”。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