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风口研报】乘算力东风 一体电感渗透率加速提升

【风口研报】乘算力东风 一体电感渗透率加速提升

摘要:【风口研报】CPU/GPU主频越来越高,对稳定供电和滤波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相比传统的铁氧体电感,采用金属软磁的一体成型电感,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小的体积,能够更好地响应大电流变化。中信证券表示,预计2023~2027年全球金属软磁芯片电感市场规模CAGR达76%,高壁垒下竞争格局有望维持高度集中的态势;国信证券指出,一体成型电感具有耐大电流、电磁特性平稳、低放射噪声、耐冲击等优势,逐步实现对传统绕线电感的取代;天风证券认为,金属软磁芯片电感乘算力东风,有望在新一代GPU中推广应用。


K图 BK1127_0

6月24日,三大股指盘中弱势下探,跌幅均超1%;北证50指数大幅下挫,上证50指数逆市上扬;两市成交额有所放大,场内近5000股飘绿。

行业板块罕见全线下跌,交运设备光学光电子电机半导体通信设备贸易行业医疗服务互联网服务消费电子板块跌幅居前。

CPU/GPU主频越来越高,对稳定供电和滤波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相比传统的铁氧体电感,采用金属软磁的一体成型电感,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小的体积,能够更好地响应大电流变化。中信证券表示,预计2023~2027年全球金属软磁芯片电感市场规模CAGR达76%,高壁垒下竞争格局有望维持高度集中的态势;国信证券指出,一体成型电感具有耐大电流、电磁特性平稳、低放射噪声、耐冲击等优势,逐步实现对传统绕线电感的取代;天风证券认为,金属软磁芯片电感乘算力东风,有望在新一代GPU中推广应用。

中信证券:算力东风起 金属软磁芯片电感渗透率加速提升

随着AI芯片功率增加,铁氧体电感已无法满足大电流的需求,金属软磁材料(属于“一体成型电感”材料)的饱和磁通密度是铁氧体的2倍以上,属于适合大电流的材料。预计2023~2027年全球金属软磁芯片电感市场规模CAGR达76%,高壁垒下竞争格局有望维持高度集中的态势。

国信证券:一体成型电感逐步实现对传统绕线电感的取代

一体成型电感具有耐大电流、电磁特性平稳、低放射噪声、耐冲击等优势,适用于手机、汽车、航空、通信等多领域,逐步实现对传统绕线电感的取代。建议关注:铂科新材东睦股份屹通新材田中精机顺络电子、麦穗科技、美信科技等。

天风证券:金属软磁芯片电感有望在新一代GPU中推广应用

随着电源模块的小型化和应用电流的增加,铁氧体电感已很难满足当前发展需求。同等条件下,金属软磁芯片电感体积较铁氧体可下降约70%左右,可耐受大电流、高功率。应用端,金属软磁芯片电感适用于高性能GPU,匹配AI服务器等高频高功率应用场景,乘算力东风有望在新一代GPU中推广应用。但并不局限于此,随着AI算力下沉,在PC和手机等较低功率场景也存在广阔的应用空间。

国投证券:AI应用浪潮下芯片电感需求有望增加

芯片电感是芯片供电模块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AI产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AI芯片、服务器等算力基础设施,对于芯片电感等电子元件要求提升。芯片电感起到为GPU、CPU、ASIC、FPGA等芯片前端供电的作用。电子产品向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小型化方向发展,芯片制程趋于微型化,电源模块趋于小型化、低电压、大电流,对芯片电感产品提出更高要求。芯片电感产业链重点关注在软磁材料环节、软磁粉芯环节、芯片电感产品环节有相关业务布局的标的,建议关注:铂科新材悦安新材东睦股份屹通新材龙磁科技

国金证券:功率提升芯片电感用量必定增加

英伟达发布新一代H200芯片,据悉性能较H100提高60%至90%,功率提升芯片电感用量必定增加,建议关注目前已经批量供应英伟达H100芯片电感的铂科新材、间接粉末供应商悦安新材等。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