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五天内诞生“双巨头”!商业航天领域又添“中字头”大手笔

五天内诞生“双巨头”!商业航天领域又添“中字头”大手笔

摘要:中国航天产业商业化出现“加力提速”新迹象。两家“中字头”新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卫星有限公司(下称“航天科技商业卫星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下称“航天科技商业火箭公司”)于9月22日和9月26日相继成立,注册资本分别达12亿元和10亿元。“两家新公司的成立,将加速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进程。”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中国航天产业商业化出现“加力提速”新迹象。

两家“中字头”新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卫星有限公司(下称“航天科技商业卫星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下称“航天科技商业火箭公司”)于9月22日和9月26日相继成立,注册资本分别达12亿元和10亿元。

“两家新公司的成立,将加速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进程。”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航天科技商业卫星公司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持股39.5%)、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持股8.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持股0.5%)、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持股0.5%)共同持股。

航天科技商业火箭公司则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商业航天”今年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定位为“新增长引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两家新公司的成立,可视作对国家号召的最新响应动作。

从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判断,航天科技商业卫星公司聚焦在卫星研制相关业务,航天科技商业火箭公司聚焦在火箭研制相关业务。

今年8月6日,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千帆星座”发射首批组网18星,标志着以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千帆星座”的建设将分三步走:至2025年底,648颗卫星将提供区域网络覆盖;到2027年,相同数量的卫星将实现全球网络覆盖;最终,至2030年底,星座将拥有1.5万颗卫星,实现手机直连的多业务融合服务,覆盖全球。

星座建设的加速有赖于航天发射任务密度的增加。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披露, 2024年中国航天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较2023年67次增长49%,有望突破单年发射记录。

(文章来源:财联社)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