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风口研报】人形机器人迎密集利好催化 四季度板块行情有望持续

【风口研报】人形机器人迎密集利好催化 四季度板块行情有望持续

摘要:11月4日,两市股指盘中震荡上扬,尾盘再度走高,沪指涨超1%收复3300点,创业板指涨近3%,北证50指数涨超6%;场内近4500股飘红。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电机、汽车零部件、多元金融、仪器仪表、通用设备、汽车整车、电子化学品板块涨幅居前,仅房地产服务、能源金属、教育、钢铁行业、水泥建材、小金属板块逆市下跌。


K图 BK1090_0

11月4日,两市股指盘中震荡上扬,尾盘再度走高,沪指涨超1%收复3300点,创业板指涨近3%,北证50指数涨超6%;场内近4500股飘红。

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电机汽车零部件多元金融仪器仪表通用设备汽车整车电子化学品板块涨幅居前,仅房地产服务能源金属教育钢铁行业水泥建材小金属板块逆市下跌。

日前,由华为主办的2024 全球移动宽带论坛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上GTI 联合 GSMA、中国移动、TelefonicaAIS、HKT、ZAIN、乐聚机器人、华为等发布了“智网慧城”计划。此外,重庆市八部门印发《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对机器人在技术突破、产品开发、标杆企业引育、应用场景等方面提出目标要求。方正证券表示,AI端产业进展持续推进,人形机器人在视觉、语音、运动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或持续强化;光大证券指出,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的能力成熟之年,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中航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催化不断,四季度板块行情有望持续。

方正证券:AI端产业进展持续推进 人形机器人能力或持续强化

2024年以来,AI端产业进展持续推进,而作为AI大模型原生应用的最佳实体,人形机器人在视觉、语音、运动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或持续强化,在AI赋能、产业巨头入局、政策支持等背景下其产业进程或加速发展。《行动计划》的出台有望加速构建川渝地区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光大证券: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

目前仍将2025年定义为人形机器人的能力成熟之年,即通过大规模的场景部署实现训练素材的富集并进一步反馈至机器人能力端。在此期间,密切关注规模化部署的完成、训练方法的创新、节点性成果的取得,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业催化。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立足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建议关注:1、高复杂度灵巧手的功能实现:兆威机电鸣志电器丰立智能安培龙;2、丝杠量产与降本:北特科技五洲新春等。

中航证券:看好人形机器人四季度板块行情持续

人形机器人产业催化不断,四季度板块行情有望持续。特斯拉进度仍为行业领先,量产节奏明确,关注各环节国内领先布局企业;川渝地区人形机器人产业气候初成,相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有望拓展至人形机器人领域,执行器环节关注具备技术同源性的相关企业。

东北证券: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行渐近 重视板块机会

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行渐近,重视板块机会。人形机器人进展今年总体上略低于此前预期,但是后续有重磅的定点和量产节点,预计为行业关键事件,建议可以重点关注产业进展,并且在低位时进行布局。

中信证券:明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之年

特斯拉在X平台官方账号上放出Optimus最新进展视频,视频中人形机器人可以视觉自主避障、建图、搬运零件,自主地与人类交互,根据人类需求递物品。相比于“We, Robot”活动上的表现,本次视频中的内容是对于当前Optimus自主能力的更好展示,机器人初步具备工厂中的可应用性。明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之年,Optimus机器人逐步在工厂中部署。建议关注特斯拉机器人产业链核心标的。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