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算力产业大消息!英伟达将“上新”

算力产业大消息!英伟达将“上新”

摘要:胜宏科技涨14.3%、方正科技涨停,太辰光、生益科技等多只个股涨幅超过5%……3月14日,A股多只算力硬件概念股大幅上涨。消息面上,英伟达将于3月17日—21日举办GTC(GPUTechnologyConference)大会。多家机构看好其CPO交换机、全新算力卡、下一代AI芯片及其带动的AI电源等投资机遇。


K图 BK1134_0

胜宏科技涨14.3%、方正科技涨停,太辰光生益科技等多只个股涨幅超过5%……3月14日,A股多只算力硬件概念股大幅上涨。

消息面上,英伟达将于3月17日—21日举办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会。多家机构看好其CPO交换机、全新算力卡、下一代AI芯片及其带动的AI电源等投资机遇。

算力硬件股大涨

3月14日,A股PCB板块大幅上涨,胜宏科技涨14.3%,股价创历史新高;方正科技涨停。

胜宏科技3月10日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8亿元至9.8亿元,同比增长272.12%—367.54%。

对于业绩增长,胜宏科技表示,公司坚定“拥抱AI,奔向未来”,精准把握AI算力技术革新与数据中心升级浪潮带来的历史新机遇,占据全球PCB制造技术制高点,凭借研发技术优势、制造技术优势和品质技术优势,驱动公司高价值量产品的订单规模急速上升,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从行业整体来看,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景气度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进入上行周期,且行业利润进一步向头部中高阶厂商集中,AI已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发动机。

中信证券预测,在云侧AI方面,PCB作为关键组件有望自AI服务器、数据交互等维度充分受益量价双升的增长机会,保守估计2026年国产厂商的机会空间有望达到254亿元。

端侧AI上,中信证券认为,目前行业模型、算力、应用等能力齐备,终端应用落地已到关键节点,具体节奏预计为重量级产品先行(AI phone),轻量级产品跟进(AIoT)。预计iPhone 2027年相较2024年销量及ASP弹性预计达11%/17%,对应PCB市场空间弹性为30%,叠加稼动率提升带来的盈利增厚,有望带来利润增量。

除了PCB板块,算力硬件中的光模块也涨幅显著。3月14日,太辰光涨6.66%,东田微博创科技等盘中涨幅超过5%。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认为,在北美AI算力基础设施长期投入趋势显著,AI竞争下技术迭代明显提速等因素带动下,光模块量价齐升趋势仍有望维持。

机构看好英伟达GTC及相关投资机遇

催化算力概念的因素之一是英伟达GTC大会将至。

公开消息显示,英伟达将于3月17日—21日举办GTC大会。本届大会聚焦AI智能体机器人技术及加速运算未来。英伟达将在会上推出CPO交换机新品、全新算力卡和新一代AI芯片等。

据悉,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将以“证实暗物质存在”的女性科学先驱Vera Rubin来命名。

多家机构前瞻英伟达GTC大会,提示投资机遇。

天风证券发布研报提示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天风证券认为,本次大会展示的智能及图形感知技术突破,可能预示着未来机器人的更大规模普及广泛应用,有望推动各大厂商进入人形机器人行业。传感器及机械关节等作为人形机器人运动及感知的关键部件,其性能会对人形机器人的反应与运动精准度产生影响,而AI智能的进步带来的性能需求,有望推动机器人关键硬件行业向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华泰证券研报提示三大关注点:一是加速计算的发展趋势以及B300和GB300发布情况;二是CPO交换机技术升级;三是NVL288机架与Rubin的进展更新。

民生证券研报表示,持续看好功率+速率赛道,提示关注LIC超级电容、800V HVDC架构和液冷技术等相关投资机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