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风口研报】我国商业航天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产业链将进入高景气周期

【风口研报】我国商业航天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产业链将进入高景气周期

摘要:【风口研报】上海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及,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机构表示,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产业将迎来转型升级期。


K图 BK0963_0

4月24日,沪指盘中窄幅震荡上扬,北证50指数大幅下探,场内近3700股飘绿。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电力行业美容护理银行化学制药生物制品板块涨幅居前,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通信服务计算机设备工程机械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

上海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及,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规模放量,商业火箭总装制造能力每年100发、商业卫星智能制造能力每年1000颗、应用终端批量制造能力每年100万个。华龙证券表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转型升级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国海证券指出,随着多重因素推动我国低轨卫星发射进程加速,预计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将进入高景气周期;中航证券认为,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商业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

华龙证券:我国商业航天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商业航天首次以“安全健康发展”为方向,强调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转型升级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国际合作也将持续拓展。

国海证券: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将进入高景气周期

卫星互联网的需求端将迎来较大增长,发展前景广阔。现有的通信网络无法全部覆盖山区、沙漠、海洋和天空等地方,同时自动驾驶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也对通信容量和延迟提出了新要求,上述因素将推动卫星互联网需求端迎来较大增长。据测算,2024至2030年,商业航天卫星通信产业链整体增量约6536亿—7655亿元。随着多重因素推动我国低轨卫星发射进程加速,预计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将进入高景气周期。

中航证券: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任务的收官之年。伴随“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商业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其中,以火箭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建议关注已实现规模化发射或在研阶段具备先发优势的火箭总装企业、参与火箭核心环节或分系统的企业、布局火箭制造各细分领域的“军技民用”企业。

民生证券:商业航天产业进度加持下确定性强 节点明确

2025年将是我国两大星座规模组网发力之年,同时地面应用环节将有望在今年迎来重大变革。近期商业航天板块部分前排标的经过调整后低位布局机会逐步显现,产业进度加持下确定性强,节点明确。

开源证券:卫星互联网建设逐步落地 重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卫星互联网建设,多因素助力产业发展。政策端:在新质生产力方面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技术端:我国技术储备基本完备;资本端:民间资本助力卫星互联网发展,市场融资集中卫星制造领域;产业链端: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已经较为完善。

展望产业链各环节,受益情况各有不同。卫星制造环节:优先受益于卫星发射增量需求,建议关注卫星载荷供应商、卫星平台零部件供应商;卫星发射环节:建议关注发射资源分配、发射节奏及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催化;地面设备环节:建议关注高价值量核心网建设各环节,以及终端市场;卫星运营环节:星网、垣信分别牵头星网、G60,双线共进,有望快速构建卫星网络,时空集团成立,重视北斗等卫星应用落地催化。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