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巨无霸”来了!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巨无霸”来了!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摘要:7月4日,中国船舶(600150.SH,股价32.81元,市值1467.4亿元)发布公告称,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拟以向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工”或“公司”)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以下简称“本次交易”)。


K图 600150_0


K图 601989_0

7月4日,中国船舶(600150.SH,股价32.81元,市值1467.4亿元)发布公告称,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拟以向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工”或“公司”)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以下简称“本次交易”)。

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7月4日召开2025年第8次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对本次交易的申请进行了审议。根据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8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本次会议的审议结果为:本次交易符合重组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本次交易尚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予以注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其他可能涉及的必要批准、核准、备案或许可(如需)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有关信息均以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公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后续公告并注意投资风险。

此前,1月7日,中国重工、中国船舶发布公告,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已出具有关批复意见,原则同意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总体方案。

2024年9月,中国船舶公告,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正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此次交易中,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中国重工为被吸收合并方。交易完成后,中国船舶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未发生变更。

中国船舶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本次重组将整合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优势科研生产资源和供应链资源,加速推进中国船舶集团内部业务整合,进一步强化主营业务的顶层协调,有效减少同业竞争。

船舶总装作为中国船舶集团的核心业务,主要由分属原两大集团的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承担。以完工载重吨计,中国船舶的全球市占率约11%,旗下拥有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广船国际4家子公司,聚焦军民船舶的修造业务;中国重工在舰船研发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旗下拥有大连船推、武汉重工等舰船配套企业。

中国船舶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主要得益于船舶行业良好态势、手持订单结构优化以及联营企业经营业绩改善。

截至4日A股收盘,中国船舶股价下跌1.35%,中国重工股价下跌0.86%。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