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经济日报:努力让新药好药“用得起买得到”

经济日报:努力让新药好药“用得起买得到”

摘要: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有关举措,强调要加强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评估,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下一步,国家将支持医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对药品和耗材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监管,扎实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让人民群众用药放心安心。药品和耗材集采为患者带来的实惠有目共睹。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有关举措,强调要加强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评估,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下一步,国家将支持医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对药品和耗材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监管,扎实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让人民群众用药放心安心。

药品和耗材集采为患者带来的实惠有目共睹。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会同有关部门开展10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中选药品和耗材价格大幅下降,切实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集采腾出费用空间为新药纳入医保提供支撑,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经历连续7轮调整后,累计将530种新药通过谈判纳入,让更多患者用上了过去“用不起、买不到”的新药好药。

作为国家组织的“团购”,药品和耗材集采砍掉中间环节,杜绝“中间商赚差价”,持续挤压药品耗材价格水分,消除药品流通领域乱象,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控制成本,助推医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集采工作也面临挑战。部分集采药品价格过低,引发公众对药品质量的担忧。一些观点认为,集采价格降得多会造成企业偷工减料,进而影响药品疗效;若过低的价格无法覆盖成本,企业可能会减少研发投入,甚至影响正常生产供应。此外,还有一些地区的集采药品报量参考的历史数据过旧,造成实际采购与临床需求脱节,影响了药品供应保障。

完善集采制度,特别是完善药品质量监管体制和政策,应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质量是药品和耗材的生命线,也是集采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将通过加强临床数据收集、完善质量监督机制等方式,进一步保障集采药品的质量。相关部门需在前置开展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基础上,持续对集采中选药品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加强监管,杜绝牺牲质量换价格;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单纯以价格为导向的采购模式,防止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忽视质量。

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还需要深化“三医”协同。一方面,医保部门应优化报量机制与动态调整机制,引入医疗机构需求预测模型,结合疾病谱变化调整报量,建立短缺药品预警系统,通过监测点实时反馈供需信息,发挥结余留用政策对临床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结合临床实际需求,给予医疗机构和特殊患者群体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避免“一刀切”地限制原研药。此外,还要支持医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引导其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临床急需、疗效确切的新产品,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

积极稳妥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民生工程。随着集采政策不断优化,医药产业发展将更加健康有序,医疗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群众看病用药负担将进一步减轻,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