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7月21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7月21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摘要:【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摘要】1、总投资约1.2万亿!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2、中国雅江集团成立,央企增至99家。3、人形机器人公司加快融资及上市步伐。

7月21日(星期一),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

中国雅江集团成立 央企增至99家

7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国务院国资委关于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至此,央企增至99家。

多组“链博”数据折射中国市场磁吸力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闭幕新闻发布会7月20日举行。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本届链博会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国际范、创新力、链接度进一步提升,为促进供应链合作作出积极贡献,为全球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

坚决破除利益链“生态圈” 严惩财务造假 优化市场环境

市场人士认为,从监管部门举动看,“惩首恶”“追帮凶”并举,“行民刑”并用,不断完善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彰显出监管部门坚决破除财务造假利益链、“生态圈”的决心。严监管下,不敢犯、不能犯、自觉规范、不踩红线的法治化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人形机器人公司加快融资及上市步伐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平台7月18日信息显示,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设备采购项目。据悉,这是优必选目前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

上海证券

“我认为中国企业价值被大幅低估” 深交所组织境外机构调研A股公司

参与调研的境外投资者对A股公司表达了浓厚兴趣,他们纷纷表示:“A股指数表现平稳,仍有不少优质公司的投资价值被低估,投资性价比高。下半年,我们会继续走访中国优质上市公司,寻找长线投资机会。”

新政激活需求科创债发行规模超7600亿元 银行理财、ETF纷纷布局 市场生态渐趋完善

今年5月7日,央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的公告,旨在通过创新金融工具进一步疏通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截至目前,科创债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且凸显了示范效应。最新数据显示,自新政落地以来,科创债发行规模超7600亿元。特别是步入7月后,科创债发行再度呈现放量态势。

经济活带动金融活 M2-M1“剪刀差”收窄至新低

分析人士预计,三季度,稳经济、稳预期、稳外贸政策效果和M1的低基数效应将持续显现,对M1同比增速形成支撑,M2、M1“剪刀差”有望继续维持在相对低位。

A股运行中枢有望上新台阶 挖掘半年报超预期线索

上周,沪指围绕3500点反复走强,7月18日上证指数创下今年以来收盘新高。机构分析认为,“反内卷”政策优化供给侧格局、稳定资本市场政策托底投资者信心、科技产业突破不断,以及A股上市公司盈利企稳改善等多重因素共振,推动了近期指数连续突破上行。往后看,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主要指数运行中枢或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

小众运动项目火“出圈” 激活体育消费大有可为

受访专家认为,不论是小众项目还是大众项目,对体育消费的拉动都能发挥不同的积极作用,未来要通过挖掘群众赛事、落实好休假制度、优化体育场景供给等更好激活体育消费。

债券回购质押券“解冻”有利于提高债市深广度

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我国债市提质扩量,需要持续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和扩大参与主体的多样性。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就修改部分规章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拟取消对债券回购的质押券进行冻结的规定引发债市广泛关注,消息一经公布,短端利率债收益率迅速翻红。

寿险预定利率迈向历史新低 新老产品切换进入窗口期

业界认为,待预定利率下调后,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都将低于2.5%,这将开启国内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新低”时代。届时,保险产品销售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将进一步成为市场主角。

中国光伏产业链全面出海 可持续性议题摆上日程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当前阶段,应关注“走出去”过程中的可持续性议题。在这一过程中,部署本地化的分销与服务体系、重视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共赢关系,以及积极承担当地的社会责任被视为主要突破口。

证券日报

总投资约1.2万亿!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该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该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资本为何抢购港股可交换债券

今年以来,港股公司可交换债券发行活跃,零息可交换债券更是频频涌现。7月9日,阿里巴巴完成120.23亿港元的零息可交换债券发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0日,年内港股可交换债发行规模已超472亿港元。这些大额债券成功发行,离不开包括国际头部长线机构在内的资本踊跃认购。

具备上行潜力 外资机构唱多中国资产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基于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多家外资机构纷纷表达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好,也使得包括A股在内的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

港股市场年内表现亮眼 下半年流动性或再改善

近期,多家外资机构表示,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以及美元走弱带动外资流入新兴市场,预计下半年港股流动性将进一步改善。其中,科技、消费以及优质龙头股受外资关注。

人民日报

扩大内需 主动力愈发强劲(年中经济观察)

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力度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新稀土矿物

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该命名已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全票批准通过。

经济日报

团结是应对贸易霸凌正确选择

文章称,在对华谈判正面战场没有讨到便宜的美国,正在努力施压其他国家和地区,试图迂回围堵。中国清晰的立场划定了底线。但有的经济体自认与美同属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一再对华做出不友好表态和举动,试图以此对美“表忠心”,得到的只能是地位下降、利益损失和信用丧失。美国作为单个经济体,可能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抗衡的。只有当越来越多经济体发出一致谴责的声音、越来越多行动形成反制合力时,霸凌才可能被制止,国际贸易的天平才可能回归平衡,各国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世界经济才能重新回到合作发展的正轨。

共享中国高水平开放机遇——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成果丰硕

7月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圆满闭幕。与前两届相比,本届链博会层次更高、人气更旺、交流更广、成果更实。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日益成为推动全球产业链协作与创新的关键平台,也是各国企业在中国探寻合作与发展机遇的重要窗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标超9千万元机器人订单 优必选刷新纪录

人形机器人公司正在迎来业务收获期,继智元、宇树拿下中国移动旗下公司1.2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后,优必选又刷新纪录。记者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查询获悉,其于7月18日发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示》显示,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这是目前公开信息中业内单笔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

韩国股民爆买中国股票!

来自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旗下SEIBro的数据显示,以成交额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17日,中国位列韩国股民最喜爱的海外市场的第二名,仅次于美国。

第一财经

工业下半年稳增长部署:传统行业和未来产业并进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出口交货值在我国工业产值中的占比接近四成。受制于出口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工业生产动能或将有所减弱。接下来工业生产增速或有一个持续放缓过程,但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力,新动能加快培育,工业平稳增长仍有支撑。

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 多项政策举措将推出

多项政策举措将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持续培育发展动能。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支持新型工业化的金融政策,纵深推进产融合作;在政策、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经济参考报

金融精准发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五

新增贷款流向哪些领域?折射出哪些经济发展新动向?近日,记者深入企业工厂、金融机构,调研了解金融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外商投资再迎政策利好 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将适时推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简化再投资新设企业有关办理流程、便利外汇资金使用、畅通相关融资渠道等方面,多维度促进外资企业更好在中国市场持续深耕、长期发展。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相关部门将适时推出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研究出台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形成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合力。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