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香港金管局余伟文:下周将发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

香港金管局余伟文:下周将发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

摘要:【香港金管局余伟文:下周将发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7月2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撰文表示,下周将发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余伟文指出,要以稳妥、可持续的原则落实《稳定币条例》,避免过度炒作,并严防金融风险。

7月2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撰文表示,下周将发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

余伟文表示:“近期,市场上针对稳定币牌照申请程序存在不少传言,我们将于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阐述金管局接受和处理牌照申请的安排”。

余伟文指出,要以稳妥、可持续的原则落实《稳定币条例》,避免过度炒作,并严防金融风险。

避免过度炒作稳定币

稳定币作为新兴的支付工具,将逐渐进入传统金融体系。余伟文强调,有必要防范市场和舆论过度炒作。

余伟文提到几类值得关注的现象。首先,过度概念化。关于稳定币的讨论容易集中于其对传统金融特别是支付体系的颠覆,但是一旦从概念和理论层面转到应用场景和具体安排,相关讨论就存在明显落差。

目前,有数十家机构曾主动接触香港金管局团队,但很多机构停留在概念阶段。比如,有机构提出要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支持Web3.0发展、提升外汇市场效率等愿景,但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和落实计划,更遑论具备管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而能提供应用场景的机构中,部分缺乏发行稳定币的技术和管控相关金融风险的经验和能力。对于这类机构而言,较实际的做法是与其他稳定币发行机构合作,提供应用场景,而非追求作为发行主体。

其次,余伟文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泡沫化趋势。近期,稳定币概念被“热炒”,市场出现了过度亢奋的情绪。一些上市公司,无论本业与稳定币或者数码资产是否相关,只要宣称有意开拓稳定币业务即“点石成金”,股价就应声上涨、股票交易量大增,公司知名度大幅提升。

余伟文重申,初始阶段,香港最多只会批出数张稳定币牌照。基于监管关注行业稳步发展,加之机构初期的资源投入,获批牌照对公司短期盈利的贡献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在消化市场“利好”消息时需独立思考、保持冷静。

第三,香港金管局注意到已出现借推销数码资产和稳定币进行的诈骗,令民众蒙受损失。《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按照条例规定,自生效日起,向香港公众宣传推广任何无牌稳定币,均属违法。

严防金融风险

近期,稳定币成为各国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讨论较多的课题。如何避免稳定币被不法分子当作洗钱工具是重要的关注点。国际清算银行在最新的年度经济报告中,亦着墨强调防范稳定币洗钱风险的重要性。

《稳定币条例》通过后,香港金管局立即就落实条例的监管和反洗钱两份指引征求市场意见。目前,金管局正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指引的要求,力争在7月底公布,预计定稿与咨询草稿不会有太大的出入。但是,鉴于国际监管的共同关注点,指引将在反洗钱方面作出更严谨的要求,尽量降低稳定币成为洗钱工具的风险,务求香港稳定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他最后指出,较严谨的监管要求难免会限制稳定币业务在短期内大幅扩张,业界因此会有反响。但考虑到受监管的稳定币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先严,走稳,然后按照实践经验再适度放松,较之于过于宽松地起步然后收拾乱象,将更有利于市场和发行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