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焦点要闻> 下调最低上落价位!港交所最新宣布!股票结算拟T+2缩短为T+1

下调最低上落价位!港交所最新宣布!股票结算拟T+2缩短为T+1

摘要:香港交易所最新宣布,买卖证券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实行第一阶段调整,8月4日即下周一生效。其中,10港元—20港元区间的证券买卖最低上落价位从0.02港元调整为0.01港元,20港元—50港元区间的最低上落价位从0.05港元调整为0.02港元,适用于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股本权证等。这项举措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以及优化价格发现功能。

K图 00388_0

香港交易所最新宣布,买卖证券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实行第一阶段调整,8月4日即下周一生效。

其中,10港元—20港元区间的证券买卖最低上落价位从0.02港元调整为0.01港元,20港元—50港元区间的最低上落价位从0.05港元调整为0.02港元,适用于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股本权证等。

这项举措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以及优化价格发现功能。据了解,港交所预计在2026年年中还将实施第二阶段的最低上落价位调整,届时介于0.5港元—10港元的最低上落价位将下调50%。

近年来,港交所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流动性、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不断变革,日前还就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向市场征求意见,拟将1992年以来一直采用的T+2结算周期缩短为T+1,向中国内地、美国等其他国际市场看齐。

下调最低上落价位

7月28日,港交所宣布,香港证券市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即每只买卖证券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包括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股本权证等。

第一阶段将于下周一(8月4日)生效。具体如下:10港元—20港元区间的最低上落价位从0.02港元调整为0.01港元,20港元—50港元区间的最低上落价位从0.05港元调整为0.02港元。

举个例子,假设一只港股最新股价为25.05港元,那么下单的时候买卖价格的变动过去只能上下调整0.05港元(25.10港元或25.00港元),调整后买卖价格的变动可以上下调整0.02港元,即25.07港元或25.03港元都是有效报价。

这项举措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订单更易在预期价格内成交,从而提高市场效率,以及优化价格发现功能,提升国际竞争力。

自去年6月,港交所就在酝酿下调香港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去年12月发布咨询总结称,将分两个阶段下调适用证券的最低上落价位,第一阶段将于2025年年中实施,第二阶段预计于2026年年中推出。

据了解,第二阶段的调整将涉及价格范围在0.5港元至10港元的证券,最低上落价位将下调50%。

此前,港交所已在今年6月21日完成市场演习,8月2日还有一场非强制性测试,港交所建议所有交易所参与者参加本次推出前测试,以在推出前验证其生产环境相应之系统设置。

股票结算拟T+2缩短为T+1

近年来,港交所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流动性、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不断变革,包括调整港股交收费,自今年6月起,取消最低2港元和最高100港元的限额,调整为按成交金额的0.0042%收取。

7月16日,香港交易所还刊发了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讨论文件,2025年9月1日前向市场征求意见,拟将1992年以来一直采用的T+2结算周期缩短为T+1,希望就如何及何时缩短结算周期达成共识。

自1992年以来,香港交易所股票现货市场一直采用T+2结算周期,而其他国际股票市场在过去20年间也逐渐将结算周期缩短至T+2。近年来,许多市场已转向或正在考虑转向T+1或更短的结算周期。

比如:中国内地A股市场实施交易日(T日)日终证券交收及次日(T+1)资金交收;美国市场于2024年5月转为T+1(较早期前从T+5到T+3,后来在2017年转为T+2);及欧洲多个市场宣布落实T+1结算,预计于2027年10月推行(较早期从2014年统一从T+3转为T+2)。

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和国际交易所的统计数据,香港交易所预计,2027年底,全球股票市场88%的交易将采用T+1或T+0结算周期。

目前,香港交易所现货市场的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超过2600家,香港现货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达到2402亿港元,而结算是在交易日后的两个营业日(即T+2结算周期)。香港结算透过旗下的中央结算系统,担任香港现货市场交易的结算所、中央对手方及证券交收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内地市场实行的是T+1结算周期,而内地投资者通过南向港股通参与港股市场的规模已较2014年互联互通机制启动时增加了110倍。沪深港通是由香港结算与中国结算合作建立“中华结算通”,因此香港结算既有支持香港现货市场T+2结算周期的运作经验,也有支持沪深股通北向交易的T日日终证券交收和T+1资金交收经验。

港交所提出,最适合香港市场的结算周期能够为未来做出准备,满足市场参与者需要,同时配合全球市场的结算周期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许多并非身处亚洲时区的国际投资者在香港市场参与交易,这些投资者需要足够的时间缓冲来应对结算周期中的时区差异。

研究显示,结算周期缩短有助降低市场风险,结算所保证金也会相应降低,从而提升结算参与者和市场中介机构的资本效率,同时有利于全球不同市场间的协调,包括有利于港股通投资者的资本利用效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