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调研动态> 凯思博投资香港调研威高骨科

凯思博投资香港调研威高骨科

2023-03-31 来源:临时公告

机构名称: 凯思博投资香港

调研对象:威高骨科(688161.SH)

调研时间:2023-03-30

接待人员:总经理 卢均强,财务总监 辛文智,董事会秘书 林青

调研方式:实地调研

一、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8亿元,其中脊柱产品收入8.87亿,关节产品收入4.46亿,创伤产品收入4.17亿,实现归母净利润5.44亿元。2022年骨科集采陆续落地执行,产品终端价格的下降在企业经营业绩有所承压同时,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回归成本和质量竞争。

2022年公司集采中标情况:1)脊柱领域威高骨科、威高亚华、威高海星三个脊柱品牌和明德生物一个骨水泥品牌合计报量约14.1万台,持续保持行业第一名。公司参与报量的所有产品全部中标,首年采购需求量总计是12.7万套;

2)创伤领域,威高骨科、威高海星、健力邦德三个创伤品牌合计报量约26.6万台;3)关节领域,2022年3月起,各省陆续执行2021年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威高亚华、威高海星两个关节品牌合计手术需求量约5.2万台,占全国集采需求量的9%,较集采之前的手术量提升了36.8%。

面对集采政策的实施,公司积极探索并调整销售模式,海星关节全面试点实施配送服务的销售模式,推出关节手术跟台系统。此外,积极探索全国区域物流平台建设,促进终端医院覆盖率和市占率的提升。

产品创新方面,公司完善了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等不同品牌的产品线。2022年,共获得第一类产品备案凭证13项,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4项,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28项。新材料领域,新型骨水泥、可降解镁合金、增强peek、关节陶瓷、DBM、钽金属等项目均有较大的突破和进展;术式补充方面以及神经外科领域,公司骨科内镜微创手术设备、动力系统及神外植入物手术器械布局完善,已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数智化骨科领域,术前规划、术后测评系统、3D打印在研发中已取得临床应用进展。

2022年,公司启动了上海、武汉、威海三大研发创新转化平台的布局建设。上海研发中心主要布局骨科有源医疗设备、新兴材料、电气工程学、数字化骨科产品方向,报告期内,已有多个产品完成检验报告提报注册。武汉研发中心主要布局骨科新材料、骨科康复产品、常规产品基础性设计、试制验证等研发工作,目前已完成武汉研发中心创新项目布局。威海研发中心主要布局现有产品的更新迭代及基础研发设计,负责生产技术支撑、客户合作研发和市场销售的专业指导。

二、投资者问答环节

问题1:2023年一季度的手术量恢复情况?

回答:2022年行业政策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对骨科手术量带来一定影响,因为关节、脊柱手术为择期手术,2022年四季度疫情政策调整对择期手术的开展带来一定影响,2023年第一季度的3月份手术才逐步恢复。

2023年一季度进行脊柱集采和关节集采的第二波报量,加上公司2022年底市场仓储没有完全消耗,因此2023年1-2月主要是消耗市场库存,但是预计从第二季度开始到2023年年底,整体手术量会有较大增长。对此公司制定了完整的生产销售计划来确保供货及时。

问题2:2023年骨科集采报量的展望?

回答:1)目前骨科主要产品集采全部落地,具体执行实施还需要一定时间调整。脊柱集采2022年9月份落地,目前有10个省左已右下发文件2023年4月份开始执行。其他省份目前还没有相关执行文件,公司预计在5月份,最晚不会超过6月,全国都将陆续执行。公司未来会加强报量产品的临床植入,以及标外产品的植入和市场占比。

2)创伤部分从河南12省集采开始,后续是3+N的16个省集采(北京、上海和江苏没有进入3+N联盟),集采结果已经全面落地执行。目前天津采购中心已经开始组织全国联盟集采(北京上海江苏不参加),公司和医保部门一直保持积极沟通,较十二省联盟的集采价格将有望大幅提升。

3)关节在2023年5月份将完成第一个采购周期,3月份对第二个周期集采的报量已经完成,数字还没有公布。问题3:运动医学集采对国产厂家的机遇和挑战?回答:集采前国产品牌占运动医学的整体市场份额非常小(进口80%-90%),但是最近几年国内厂家已经开始逐渐布局,只有单一运动医学产品的厂家布局较早。未来还是全产品线的厂家更有竞争力,因为有完善的市场体系,统一的客户资源等优势,产品完成注册后就可以快速上市增量。集采对国产品牌来说也是国产替代的好机会,产品线全、注册证全、客户基础好的国产企业,可以借助集采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运动医学的集采会给国产厂家,特别是产品线全的厂家,快速抢占市场的机会。

问题4:关节的毛利率下降比创伤大,原因是什么?回答:创伤的集采落地比关节缓慢,是逐步落地,关节集采是在2022年4月底全面执行,因此虽然创伤价格降幅大,但毛利率下降较慢和集采节奏有关系。创伤的毛利率2022年整体有所下降,毛利率为78.6%,下降6.2个百分点;关节的毛利率为51.18%,下降12.69个百分点。

问题5:目前脊柱出厂价有没有调整?如何展望2023年集采对毛利的影响?

回答:脊柱集采还没有全面落地,个别省份开始陆续执行,目前对脊柱产品毛利的影响不是特别大。

问题6:销售模式的调整和改变?

回答:销售模式的改变是未来企业生存的基础,原有模式是以经销商为主的分销模式。在集采政策的影响下,公司积极调整营销策略,树立直接服务终端的销售型营销服务理念。公司加强销售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提升销售队伍直接服务临床的水平和能力。2022年海星关节业务已经全面试点实施配送服务的销售模式。配合销售模式转型,公司积极探索区域仓储物流平台建设,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合作,提升对终端医院的配送服务能力;并且搭建仓储物流信息系统,实时库存共享,保证区域终端医院的供货及时。公司会加强向产品自营直接服务终端的销售模式转变。

问题7:数字化工厂建设的进度?

回答:集采之后压缩了经销商和厂家的利润,规范了市场产品的规格,产品规格的规范也可以减少公司的制造成本。集采后公司产品规格瘦身、型号瘦身、工具统一,再根据瘦身的过程引领数字化转型,主要是精益生产数字化转型,快速提升公司整个生产体系的管理规范、流程规范,包括物流跟人流的系统化、标准化。目前公司在投产交付等整个生产系统的绩效都有极大的提升。公司围绕数字化转型主要目标:1)快速交付(减少从原材料投产到出库,再到市场的周期),2)以销定产(从销售订单到生产制造端,尽快的补库存)。未来希望通过以销定产进行数字化全系统的打通(销售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等),达到公司仓储零库存。数字化转型第二期项目会接入其他板块,特别是销售板块,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形成竞争优势。

问题8:新生产品的布局?

回答:威高新生原股东作出三年利润承诺:2022年5,590万,2023年6,720万,2024年8,330万,2025年1亿的归母扣非净利润。2022年威高新生已经完成未经审计归母扣非净利润5,622.98万元,威高新生的产品非常符合大骨科体系的销售整合,产品可以和骨科产品高度融合,PRP产品在关节领域的术前保膝治疗、负压产品在术后的创面恢复中都具有极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骨科产品集采后给临床医生提供骨科手术的更加完整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