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募资讯> 调研动态> 玄卜投资调研天康生物

玄卜投资调研天康生物

2023-10-31 来源:临时公告

机构名称: 玄卜投资

调研对象:天康生物(002100.SZ)

调研时间:2023-10-31

接待人员:董事会秘书 郭运江,财务经理 杨俊,食品养殖事业部财务经理 王潇

调研方式:电话沟通

【介绍环节】

公司经营情况: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7.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3%;归母净利润-5.0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5.53%。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7.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76%;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70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6.06%。

从各项业务情况来看,饲料业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销量约20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8.48%;养殖业务前三季度生猪出栏205.83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36.70%;动物疫苗业务实现收入8.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6%。总体来说,各项业务在前三季度总体呈增长趋势。

从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38.45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47.06%,处于行业前列水平;1-9月经营性的净现金流32.99亿元。从这几个财务指标来看,公司目前财务状况良好,现金流比较充裕。

【问答环节】

1、问:公司三季度生猪养殖的成本情况

答:公司三季度的成本下降还是非常明显的,九月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经降至16.43元/公斤。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三季度公司养殖基地在疫病防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善,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次,在饲料原料的替代方面,公司用一些优质、低价的大麦、小麦替代了玉米、豆粕等原料,降低了饲料成本。

2、问:公司9月末能繁母猪有多少?

答:三季度末公司能繁母猪存栏14万头。

3、问:公司未来生猪出栏量规划以及成本目标?

答:这两年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今年出栏目标为280万头-300万头,初步规划明年出栏300-350万头出栏,2025年计划350万头-400万头出栏,届时也可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成本方面,目前已经实现了年初制定的16.5元/公斤的成本目标,预计四季度成本还会继续下降,明年争取将全成本控制在15-15.5元/公斤。成本下降的主要途径:一是生产效率的提高,通过种群的更新,由过去的以美加系为主逐步替换为丹系种猪,丹系种猪具有繁殖率高等优势,以此进一步提高相应的生产指标;二是继续做好疫病防控,提高猪群健康;三是通过原料的替代,公司在新疆可以利用口岸优势,从中亚国家进口低成本原料,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

4、问:公司前三季度出栏生猪中,肥猪和仔猪的占比?

答:公司前三季度出栏生猪205.83万头,其中肥猪占比90.35%,仔猪占比9.61%。

5、问:未来饲料的销量规划

答:目前来看,公司饲料业务今年基本可以完成275万吨的销量目标,明后年饲料业务的规划是按照每年20%的年复合增长率进行递增。增长来自于:一是公司原有的新疆和河南市场,尤其在河南的市场今年增长是比较大的,其次来自于最近几年在陕甘宁青、内蒙等新市场区域的布局,基于一些新市场的开拓,预计公司未来的增长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6、问:公司动物疫苗的销售情况

答: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动物疫苗实现销售收入8.22亿,较去年同期增长6.86%,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市场苗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4%以及吉林冠界禽流感疫苗的销售。公司近两年加速市场苗的布局,持续推进战略大客户的进入和市场渠道的建设,目前与国内生猪养殖前20位的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另外公司针对中小养殖户在全国建立了100多个经销商网点,市场苗销售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7、问:公司现金流比较充裕,后续的资本开支有什么计划吗?

答:公司玉米收储的采购业务和蛋白油脂加工的棉籽采购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通常在每年10月前后进行收购,次年的1月-9月逐渐实现销售,所以前三季度农产品业务资金的回笼给公司带来比较明显的现金流增加,其次动物疫苗和饲料业务较好的盈利水平也保障了公司现金流的充裕。

关于资金的使用,一方面公司日常运营中,各业务板块经营、销售模式不同,在不同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会占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另一方面,公司38亿的账面现金中有10亿的资金是2021年通过定向增发募集的项目建设资金,由于今年的生猪市场的低迷,公司调整了部分项目建设进度,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逐步投入生猪养殖募投项目建设。总结:今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给公司的业绩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公司通过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在成本控制方面持续发力,生猪养殖成本的下降幅度还是比较明显的。从三季度来看,公司整体是一个向好的趋势,亏损在进一步收窄。同时饲料业务和动物疫苗业务还是呈增长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生猪养殖业务带来的一些影响。展望未来,公司在生猪养殖业务上将继续通过各种途径持续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此降低猪周期对公司生产经营上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