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投研观点> 中国电子存储新纪元系列1:企业级SSD存储的国产化崛起

中国电子存储新纪元系列1:企业级SSD存储的国产化崛起

2022-12-28 21:00 海通国际 郑宏达,余伟民,华晋书,杨彤昕 查看PDF原文

(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中国电子存储新纪元系列1:企业级SSD存储的国产化崛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全球流量持续爆发增长,进一步推动企业级SSD市场快速成长。根据IDC发布的数据,全球数据总量由2018年的45ZB将增长至2025年的175ZB,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5.40%;流量增长带动云计算基础设施持续投入,2026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有望达到3500亿美元,2021-2026年复合增速为10%。同时,国内数字经济政策推动下企业也加速数字化转型,带动国内需求增长。存储作为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链重要环节,2022-2025年数据中心存储市场收入规模复合增速预计实现5.89%,超过数据中心市场整体复合增速5.01%。2025年,全球SSD市场规模将达到255.1亿美元,其中国内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规模将增至489亿元,5年间复合增速约25%,其中PCIe固态硬盘市场份额比例将从2020年59%增至90%。

  国产替代迎来重要机遇,拥有自主芯片能力的强创新企业有望取得更大国产份额。近年来,中国大陆厂商积极发力PCIe3.0、PCIe4.0甚至更高端的PCIe5.0企业级SSD,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同时我国上下游企业出海,助力企业级存储国产化迈向新阶段。2021年,国内SSD主控芯片厂商全球出货量占比10.33%,替代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产业链布局来看,布局组合产业链主要有:闪存+SSD成品——长江存储;主控芯片+SSD成品——大普微、得瑞领新等;布局专业领域环节的主要有:主控芯片——联芸科技、得一薇、国科微等;成品领域——忆恒创源、宝存科技等。在企业级SSD赛道的高准入、高投入、强技术迭代的规模化效应下,未来将“强者恒强”,我们预计国产化市场份额及资源将向具有自主芯片能力的强创新企业倾斜。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经济下行,企业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市场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