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久期策略与组合构建:探究多策略ETF组合的构建方法(3)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动态久期策略与组合构建:探究多策略ETF组合的构建方法(3)》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为能够适应权益市场进入长期熊市或出现股灾的环境,我们在专题系列中设计的第三类策略是完全基于债券市场的ETF策略——动态久期策略,该策略旨在作为ETF组合中补充型策略起到当权益市场表现较差时对冲与避险的作用。在回测区间2011年6月10日—2024年6月28日中,相较于上证5年期国债指数动态久期策略表现出更高的收益能力(年化收益率为5.12%,年化超额为1.14%)与夏普比率(2.76vs.2.33),而对比于30年期国债指数动态久期策略虽然在收益方面偏弱,但其在风险控制能力方面也明显优于前者。我们在该策略中以债券ETF为主要配置标的,从相关性分析的角度出发验证了国债与权益市场的低相关与对冲效果,从而使得我们的动态久期策略可以在权益市场低迷时期同样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
为构建出一个多策略ETF组合以能够更稳健地穿越不同的市场环境,我们通过融合不同类型的策略来实现利用指数投资工具在获取不同市场收益的同时降低整个组合的多方系统性风险来真正达到“分散投资”的目的。我们选择将基于长期动量效应的资产轮动策略作为主策略,并将短期反转策略与动态久期策略作为补充收益与控制风险的辅助策略,最终按一定的权重比例在ETF组合中加以分配。在回测区间2019年3月7日—2024年6月28日中多策略组合年化收益率为7.90%(相对沪深300指数的年化超额为9.75%),夏普比率为1.08(均高于短期反转策略与资产轮动策略),Beta值为0.25。
本专题系列报告重点扎根于“分散投资”这一经典概念,并延伸为“多策略”的组合构建理念。我们将基于“行为金融学”原理并经过回测的多个策略加入到“多策略组合”中,在基本维持超额收益能力的同时进一步降低风险,尤其是在回撤控制能力与投资性价比上均有所改善,从而验证了使用国内ETF来构建稳健收益风险属性组合的潜在可行性。
风险提示
本专题系列报告提供的策略交易规则与回测数据旨在复现目前市场中主流投资策略的多样性及其表现,以求能够帮助投资者了解ETF作为当下热门投资工具在资产配置与组合管理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报告中各类策略组合均以量化方式为主进行设计与开发,因此需要提醒读者其中存在无法预估的样本外模型失效风险。
ETF基金是以指数投资为基础的一类基金,在复制跟踪指数的部分时存在不可避免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本研究中心提供的ETF策略均不构成对未来市场的实际投资建议,展示的策略相关的净值走势、收益与风险指标等仅供投资者参考。
报告中展示的策略回测净值收益依附于各自回测区间的市场环境,并以ETF(或替代指数)的每日收盘数据作为计算依据,其中并未考虑基金各项费率、分红派息、二级市场交易佣金等可能产生的费用以及部分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账户收益变动。此外真实市场实盘交易中的日内价格波动、交易产生的冲击成本以及时间上滑动摩擦导致的成本等亦无法在策略回测过程中充分体现,因此本报告中展示的策略投资收益数据与实盘交易数据可能存在差异,不能完全代表真实市场的账户投资收益。
投资者在选择ETF作为投资组合管理的工具时应在充分理解指数编制规则、策略投资逻辑与潜在风险等因素的基础上,审慎评估自身的风险偏好,根据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和投资需求进行投资。
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市场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确 认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