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推动确立中国的领导地位:中美理念分歧重塑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推动确立中国的领导地位:中美理念分歧重塑全球气候治理格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经济疲软背景: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巴黎协定》于2015年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关键协议,各国依据自身国情自主制定国家自主贡献(NDCs)方案,明确减排承诺,加速低碳转型。然而,自新冠疫情以来,国际经济在逆全球化浪潮和地缘政治等扰动下趋于疲软,全球碳中和热情明显降温,气候治理难度上升。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原因与影响: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巴黎协定》。这既有经济方面,如特朗普对传统能源产业利益保护的考虑,又有政治方面,特朗普政策的“美国优先”与打压民主党等考量。全球影响:国际气候治理受阻,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的退出动摇了《巴黎协定》的普遍性与合法性,延缓了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并削弱了多边合作的信任基础;气候资金缺口扩大,绿色气候基金(GCF)面临短期和长期资金压力,发展中国家的低碳转型能力受限,同时全球低碳投资信心明显下滑;能源市场加剧分化,美国优先扶持传统化石能源生产与出口,同时削弱新能源政策支持,显著扰动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产业转型压力加剧,高耗能行业在能源成本上升与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面临技术门槛提升和竞争力削弱的困境。美国的退出凸显了全球气候治理在治理、资金、市场、转型上的“四大赤字”,为国际社会实现2°C和1.5°C温控目标带来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中国绿色转型的坚定前行与全球领导力: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中国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基本确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4年以来,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初步成型,通过“十四五”规划、碳达峰行动方案等,系统推进绿色转型。特别是首次从顶层设计角度对绿色低碳转型进行系统谋划与总体部署。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彰显领导力。首先,与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合作,推动建立对话机制,形成绿色联盟。其次,依托“一带一路”平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共建绿色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全球绿色技术共享,向发展中国家提绿色技术支持,彰显大国担当。此外,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企业气候信息披露逐步与国际接轨,并积极参与碳足迹等国际绿色标准制定。最后,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全球提供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设备,为世界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助力。
产业机遇与投资建议: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金融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投资者提供广阔空间。能源领域:未来传统能源走向清洁化转型、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将是大势所趋。我国光伏、风电等板块凭借一定的先发优势将充分受益,建议关注阳光电源、协鑫科技、东方电缆、三一重能等;化工行业:围绕石化化工绿色化发展突破口,未来行业有望迎来轻质原料替代、大力发展绿氢和推动CCUS降本等。建议关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卫星化学等;建材行业:行业龙头企业因在绿色转型中具有技术、资金、规模优势等,建议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汽车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技术领先优势,未来中国新能源车零部件产业链中占据较大增量的环节,将有望不断进入自主品牌在海外建设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如智能化、轻量化等零部件。建议关注比亚迪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隆鑫通用*。
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市场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确 认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