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投研观点> 公募基金季报透析专题:中小盘成长“激流勇退”,资金主动流入黄金+医药

公募基金季报透析专题:中小盘成长“激流勇退”,资金主动流入黄金+医药

2025-05-08 08:11 国金证券 张弛 查看PDF原文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公募基金季报透析专题:中小盘成长“激流勇退”,资金主动流入黄金+医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均提升,港股和科创板备受偏爱

  2025年Q1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持股市值和定价权略微下滑,分别降至2.50万亿元(环比-350亿元)和3.16%(环比-0.10pct)。当季主动偏股基金申购约3314亿份,赎回约3955亿份,净赎回约641亿份,加上新发行的159亿份,合计净赎回482亿份,对大盘的压力相对可控。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均明显提升,最值得关注的是平衡混合型基金仓位再度明显提升,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由上季减仓转为本季加仓,彰显A股市场的配置吸引力进一步增加。板块配置方面,港股仓位连续5季上升,科创板、北证仓位连续3季上升,主板、创业板仓位则至少连续2季明显下降。

  二、主动偏股基金的资金主动流向:成长、消费“获利了结”,黄金+创新药主动流入

  板块视角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获利了结”,成长逢高减持凸显。2025Q1公募仓位Top5的行业,仅汽车获得主动加仓。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医药和食饮的仓位上升,主要源于行业本身上涨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食饮的主动减仓明显收窄。此外,主动偏股基金主动加仓的行业仅有传媒、有色、商贸零售、钢铁等,其中传媒和有色均由上季减仓转为本季加仓,且有色的逆转力度最大。电力设备的主动减仓金额明显扩大,或表明公募对其态度进一步悲观。主动加仓TOP50个股中,我们持续推荐的黄金股独占有色持仓市值比重的近3/4,创新药更是独占医药持仓市值的近4/5。

  三、主动偏股基金定价权:汽车、电子定价权较高且趋势较强

  宽基指数中,仅中证500、中证1000定价权上升,公募定价权降序排列为:宁组合>科创50>创业板指>茅指数>中证500>沪深300>中证1000>上证50。定价权Top5的行业分别是:家电(3.8%)、电子(3.5%)、电力设备(3.0%)、汽车(2.9%)和医药(2.7%),其中,公募对汽车的影响力由降转升,对电力设备则下降最多。

  四、机构资金偏好(超配比例):科技+消费均明显超配(科技>消费)

  从宽基指数来看,机构偏好中小盘方向。超配比例Top5的行业分别是:电子(9.6%)、电力设备(4.9%)、医药(4.1%)、汽车(3.4%)和食饮(3.0%),其中,偏好提升最多的依次为汽车、电子、医药、食饮。有色、传媒超配亦趋于改善。

  五、四季度主动偏股基金行为启示:中小盘成长“激流勇退”

  综合考虑主动偏股基金的仓位、主动加仓、定价权和超配,可发现:1、指数层面,其“偏爱”中小市值,对大盘股较为“冷落”;2、板块层面,其对成长和周期的“偏爱”分化,对消费“偏爱”有所增加;3、行业层面,主动偏股基金对汽车、有色、电子、食饮、医药的“偏爱”增加,对通信、电力设备、家电的“偏爱”减少。4、个股层面,主动偏股基金“偏爱”宁德时代等公司,表明其迅速抢筹电力设备、家电、AI的龙头标的。综上,不论A股还是港股,公募基金本季风险偏好再次提升,“杠铃策略”明显削弱,但其对进攻品种态度分化,“偏爱”政策支持力度大、基本面预期较好的方向。给予我们启示如下:

  (1)青睐于中小盘成长,符合我们去年Q4~今年Q1推荐的方向,主要因为受益于“宽货币+宽财政”改善经济负债端,带动居民、企业信用回暖,流动性提振,叠加AI产业催化,TMT、机器人等中小盘科技公司明显受益于流动性、情绪面及产业主题的催化。

  (2)红利资产本季遭公募减仓,印证了我们此前提出的“市场底之后,风险可控,高股息吸引力下降”逻辑,背后既有风险偏好上升影响,亦有股息率与无风险利率“息差收窄”预期的掣肘。

  (3)展望二季度:宏观环境或转向谨慎,国内基本面可能边际“转弱”、流动性可能略有收紧,意味着中小盘成长“进攻”较难占优,或转向大盘价值“防御”。故我们观察到成长“获利了结”现状凸显。考虑到“市场底”后风险总体可控,意味着传统红利资产“息差”难有明显扩张空间,建议关注:增长型红利资产(可参考此前报告《“增长型红利”的优势逻辑与筛选框架》)。

  (4)关注机构资金主动流入的方向:黄金与创新药。观察主动加仓TOP50个股中,黄金股独占有色持仓市值比重近3/4,且贵金属仓位和定价权上升居前,但进一步提升空间仍在,若有回调则是买入机会;此外,我们持续推荐的创新药更是独占医药持仓市值的4/5。

  风险提示

  基金持仓数据滞后、重仓股数据不能完全代表基金全部持股情况

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市场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