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投研观点> 海外札记:“大美丽法案”市场冲击或有限

海外札记:“大美丽法案”市场冲击或有限

2025-07-10 15:39 东方证券 王仲尧,吴泽青,孙金霞,曹靖楠 查看PDF原文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海外札记:“大美丽法案”市场冲击或有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7月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18票支持、214票反对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特朗普推动的减税与支出法案。7月4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大美丽法案》。

  市场担心大规模财政扩张法案,或再次造成以美债市场为起点的冲击。但我们认为法案在短期的市场影响有限:

  (1)法案已发酵两个月,期间美债期限溢价已在不断冲高,价格充分反映信息。可以回溯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TCJA)立法期间的市场交易节奏:收益率和期限溢价的上升从最终版立法冲刺开始,到总统签字生效见顶。

  (2)马上到来的发债潮大概率靠短债化解,不影响长债供需。市场也有对“美债收益率上升+金融市场流动性承压”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我们认为风险并不大。美债发行策略导致长债供给稳定:美国财政部一直通过调节短债发行量调节供给压力,Q3融资扩张不影响长债市场。此外,截止2025年6月,美国金融体系流动性也较为充裕(银行准备金规模约3.3万亿美元,逆回购约5800亿美元),流动性风险可控。

  “大美丽法案”本身不会冲击我们对于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基准情景判断(软着陆+去通胀)。(1)主要政策内容是已有政策的展期:因此法案测算规模很大(展期后vs不展期),政策实际的边际变化很小。(2)决定经济基本面的不止是财政:投资周期,由经济景气(投资回报率)、融资成本(货币政策周期)、政策不确定性共同影响。

  “大美丽法案”真正重要的地方在于长期影响。我们认为这种烧灯续昼式的财政扩张动作,将逼迫市场重建对美国财政周期“(新)常态”的理解(周期位置&中枢水平),这影响到长期美债收益率的中枢定价。

  赤字率中枢上升:CRFB预测OBBA法案未来5年每年平均增加3750亿赤字,基于名义GDP增长假设,约合1.2%赤字率上升幅度,则未来五个财年赤字率升至6.4%-7.1%。我们认为,相比5%、6%、还是7%,法案带来的真正质变是迫使市场建立美国财政周期“新常态”的认知。财政不会均值回归,而是中枢抬升。

  美债重定价已经开始,尚未结束。围绕财政政策(债务供给)对美债收益率定价影响实证研究,一般认为1%GDP供给冲击(10y等价),对应约7-10bp的10年期美债期限溢价(也即收益率)抬升。过去十年,投资者持续在美债收益率里获得低于财政的溢价补偿。立法启动后,10y期限溢价升至10年新高。我们预计期限溢价有望升至1.16%(关税对冲)-1.3%(仅OBBA法案),仍有30-40bp交易空间。

  推演政策应对:“宾夕法尼亚方案”。美债长期供给上升+海外需求下降=增加国内需求对冲。政策面采取相应行动的可能性上升,“宾夕法尼亚方案”即是围绕未来相关政策预期的叙事。美债内部化:美债收益率(相对)下降、美元贬值、套息交易范式转换(汇率对冲)、美元资产替代强化(利好非美资产)。

  当前位置预计仍是美债收益率短周期高位。我们的美债定价模型(基本面(增长、通胀、就业)+供需面(中长期债券发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显示,当前10y美债收益率fair value约4.1%。当前收益率水平高于公允定价。美债收益率的中枢大概率将会抬升,同时我们也倾向当前位置仍是短周期里的美债收益率高点。两者并不矛盾。美债市场未来一段时间核心变量是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方向为去通胀、软着陆、降息重启、收益率下行。

  风险提示经济基本面不确定性。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形势走向的不确定性。

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市场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网友评论

×

  • 1.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类资管产品、信托计划,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2.若本人/本机构拟认购/申购私募基金,则本人/本机构承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 (2)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 本人/本机构确认是为自己购买私募产品,不会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产品,且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会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特定对象认证

确 认

×

风险测评
温馨提示:本问卷旨在协助您选择符合您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问卷结果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
    下一题